原创 郑侨 经方学会 2025年07月24日 11:27 吉林
郑侨,1913年生,黑龙江省肇东县人。主任中医师。8~14岁就读于私塾,15岁拜当地名医马步云先生为师,学业7年,22岁悬壶,迄今业医50余年。1953年进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训练班学习,1958年又入北京中医学院师资教学研究班深造,学验俱丰。曾任黑龙江省肇东县中医院院长、主任中医师。临床擅医内妇科杂症,曾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多篇。
自拟降压汤
【方组】:菊花、白芍、炒黄芩、玄参、怀牛膝、石决明、甘草。
功用:平肝镇静,滋阴潜阳。主治:肝阳上扰眩晕头痛。
本方来源于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中的镇肝熄风汤。镇肝熄风汤功用:镇肝熄风,主治:肝风内动,肝阳上升,血气并走于上引起的眩晕头疼。降压汤功用:平肝镇静,滋阴潜阳。主治:肾阴亏,肝阳偏旺,肝阳上扰眩晕,头疼。此方运用时,必须具有下述主证:眩晕,头痛,面赤,苔厚微黄或中黄,脉弦滑有力等证。方中石决明、炒黄芩为必用之药。石决明平肝潜阳颇佳,黄芩据报导,经动物试验,有降低血压,扩张血管作用。
若血压过高,眩晕甚者,可加代赭石、怀生地以助镇逆平肝,滋阴潜阳之力。若伴有动脉硬化者,加苏木行血去瘀通经脉。若头痛甚者加葛根。胃脘烦闷者加竹茹。目赤痛者加龙胆草、草决明。鼻衄者加藕节。
肝阳上扰眩晕证
马xx,男,57岁,工人,1963年5月26日就诊。主诉得眩晕证三年多,自觉眩晕耳鸣,心悸气短,四肢倦怠,胃胀食少,膝盖痛,体质肥胖,行动迟缓,语声烦躁不安,面赤口唇紫,舌质紫红、苔白厚中黄,脉弦滑有力。血压190/120 毫米汞柱,眼底检查显示:脑动脉硬化,胸透主动脉硬化,西医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。此为肝肾阴亏,肝阳偏亢眩晕证。治以滋阴潜阳、平肝通络法,处方:加味降压汤:
菊花 12 克,白芍15 克,炒黄芩9克,玄参 15 克,怀牛膝 15 克,石决明30克,代赭石15克,生地 15克,苏木6克,甘草6克,水煎服,早晚各服1次。忌腥辣物。
复诊:前方服5剂,诸证颇减,血压150/100毫米汞柱,脉仍弦滑有力,仍用前方加知母12克,蝉蜕6克治之。
三诊:又服10剂,血压140/90毫米汞柱,心悸安,眩晕耳鸣除,脉转缓滑,此系阴充阳平,络脉微通,但胃胀食少,改服消食汤2剂而愈上班工作。
【按】:眩晕证病因虽不同,临床实践,虚者居多,如阴虚则肝风内动,血少则脑失濡养,精亏则髓海不足,均易导致眩晕。此例根据脉证分析,系肾虚阴精耗损,水不涵木,肝阳偏旺而上亢眩晕证。故采用降压汤加味以滋阴潜阳,平肝通络法治之。菊花平肝明目;生白芍滋阴柔肝养血;炒黄芩解热镇静,降低血压扩张血管;玄参苦咸微寒,滋阴降火以制浮游之阳;怀牛膝苦酸平滋补肝肾,引血下行;石决明咸平平肝潜阳;代赭石苦寒镇逆平肝;生地滋阴降火益精;苏木甘咸辛凉入三阴血分,行血去瘀以通络脉,服5剂后显效。加辛苦寒之知母下润肾燥而滋阴,甘寒之蝉蜕解散风热而通窍,继服10剂诸证悉除,最后用消食汤益气生津健脾消食,使水谷精微得化,气血阴精得生而巩固疗效。
肝阳夹胃热上攻头痛证
董xx,女,35岁,干部,1964年4月10日就诊。主诉经常头痛二年多,现头痛甚,眩晕不能转动起则重,两目羞明,眉棱骨痛,四肢疲乏,食少胃胀烦闷,大便燥结,体质削瘦,语声急躁,面赤口唇舌质红,苔白中黄,脉弦滑有力。病属肝阳过盛,胃津被灼,肝阳胃热上攻之证。治以平肝镇静、滋阴潜阳、解热止痛法,处方:加味降压汤:
菊花 12克,白芍12克,炒黄芩9克,玄参 12克,怀牛膝 12 克,石决明15克,薄荷6克,葛根 12克,竹茹 12克,甘草3克,水煎服。忌食腥辣物。
复诊:前方服5剂,头痛止,诸证见减,脉转弦细,此系阳平阴复,仍用前方以防复发。
三诊:服3剂,上述诸证悉除,大便已润惟心悸失眠,脉转细弱,此为心脾虚,血不荣心,神不归舍之征,改服养血安神之剂:
山药30克,桑叶12克,玄参12克,石斛12克,五味子9克,炒枣仁12克,当归12克,白芍12克,钩藤12克,龙骨30克,甘草3克,水煎服5剂而愈。
【按】:本例为肝阳过盛,灼伤胃津,津伤胃腑化热,肝阳胃热上攻头痛,故采用降压汤平肝镇静,滋阴潜阳。加薄荷取其辛凉散热止痛;葛根辛甘平生津解热;竹茹甘微寒清胃热,使阴充阳潜,肝阳平,津生胃热清而愈。最后服滋阴养血安神之品,治其余患。方中山药味甘平,资补脾胃益肾精;桑叶苦寒清肝明目,清胃肠热;玄参滋阴降浮火;石斛甘淡微寒滋养胃阴;五味子、炒枣仁镇静安神,收敛心气;当归、白芍柔肝补血;钩藤、龙骨镇痉平肝潜阳,服5剂而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国汇策略-股票配资咨询-配资平台网-股票配资入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